測量儀的種類及特點
分厘卡
概要
將目標物夾住即可量測大小的工具。依據機型而定,有些機型能以1 µm為單位進行量測。不同於游標卡尺,由於它以「阿貝原理」為準,因此可進行更準確地量測。
一般提到分厘卡,大多是指外徑分厘卡。另外,依據量測用途而定,還有內徑分厘卡、3點式內徑分厘卡、棒型分厘卡、深度分厘卡等各種類型。此外,依據儀器框架的大小而定,其可量測範圍可能為0至25 mm、25至50 mm等,以25 mm為一個級距,必須使用符合目標物的儀器進行量測。另外,近來數位式分厘卡也日漸普及。
阿貝原理
阿貝原理是指「為提高量測精度,量測目標物與測量儀器的刻度必須與量測方向位於同一條線上」。以分厘卡而言,其刻度與量測的位置位於同一線上,符合阿貝原理,因此可稱其量測精度較高。
結構與用途
- 將目標物放置於鐵砧與測微螺桿之間,旋轉嵌環使兩端向中間靠緊。
分厘卡的主要使用方法
- 量測前,用布將鐵砧與測微螺桿的接觸面擦乾淨。藉此可去除鐵砧與測微螺桿的髒污與塵埃,以達到正確的量測。
- 分厘卡的手持方法是以左手拇指與食指夾住框架的防熱板部分,並以右手拇指與食指捏住嵌環。
- 將目標物放置於鐵砧與測微螺桿之間,旋轉微調旋鈕直到開始空轉時,即可讀取量測數值。
- 此時必須讀取套筒上的主要刻度以及嵌環上的刻度。以套筒右側的線條讀取以0.5 mm為單位的數值,然後利用與嵌環的中央線(基準線)對齊的刻度讀取以0.01 mm單位的數值。
使用時的注意事項
- 校正分厘卡時,可使用塊規或專用的量規。此外,為了正確量測,必須確保鐵砧表面維持平行。進行多次量測之後,鐵砧表面可能會因為磨損或髒污而未能保持平行。因此,應定期使用所謂的光學平面,透過呈現出來的牛頓環確認是否平行。
- 量測金屬目標物或使用塊規進行校正時,需注意熱膨脹。金屬應盡可能勿以徒手拿取,或可使用不導熱的精密作業用手套拿取。
- 分厘卡的校正週期為3個月至1年。